近日,中国创新药市场BD交易密集发生 ,翰森制药(03692.HK) 、普瑞金(874090.NQ)、维立志博(09887.HK)、奥赛康(002755.SZ) 、海和药物五家企业相继宣布达成BD授权交易,涉及ADC、细胞治疗、自免及实体瘤稀缺靶点药物等核心赛道,总金额达数十亿美元 。
财联社记者注意到 ,今年以来中国创新药BD交易呈现“高频 、大额、赛道集中 ”特征,交易标的多为技术壁垒高、未满足临床需求的药物,优先锁定国际前沿领域 ,表明中国创新药的商业化能力、全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。
分析人士认为,这波出海热潮背后,是国际制药巨头对快速成长的中国创新药高潜力资产的战略布局。一方面,外资药企在面临专利到期和管线补充压力下 ,对可快速进入全球临床 、具备商业化前景的中国资产兴趣倍增;另一方面,中国创新药企业通过License-out,在实现早期产品价值兑现的同时 ,借助国际多中心临床和全球同步研发积累经验,从而推动企业从“讲故事”向“讲利润”转型 。
罗氏急寻翰森HS-20110救火 交易总金额达15.3亿美元
今日早间,翰森制药发布公告称 ,已与罗氏(Roche)签订许可协议,授予罗氏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市场开发、生产及商业化旗下CDH17靶向抗体药物偶联物(ADC)HS-20110的独家许可权。根据协议,罗氏将支付翰森制药8000万美元首付款 ,另设最高14.5亿美元开发、监管及商业化里程碑付款,叠加未来销售净额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,交易总金额达15.3亿美元。
翰森制药执行董事孙远表示 ,“HS-20110作为潜力CDH17靶向ADC,在临床前及早期临床阶段已在结直肠癌等实体瘤中展现明确活性 。与罗氏合作可加速该药向全球获批及患者可及推进,进一步践行我们为全球癌症患者提供变革性治疗方案的承诺。 ”
据悉,HS-20110为潜在First-in-ClassADC ,由人源化抗CDH17单克隆抗体与拓扑异构酶抑制剂(TOPOi)载荷通过共价键偶联制成,在实体瘤领域应用潜力广泛,目前已在中国 、美国同步启动针对结直肠癌及其他实体瘤的全球I期临床试验。
财联社记者注意到 ,这是翰森制药在ADC领域的第三次“出海”。此前,公司已将其B7-H3ADC(HS-20093)、B7-H4ADC的海外权益授权给葛兰素史克(GSK),形成多靶点ADC全球化布局 。此外公司口服小分子GLP-1(HS-10535)、GLP-1/GIP双受体激动剂(HS-20094)也成功授权默沙东 、再生元。
从罗氏的战略版图看 ,这笔交易更像是巨头在业绩承压下的“精准补位”:该公司自旗下赫赛汀、安维汀、美罗华“三驾马车 ”专利到期后,持续面临仿制药冲击,亟需新增长引擎支撑业绩。尽管凭借Kadcyla(全球首款ADC) 、Polivy等产品 ,罗氏仍稳居ADC领域核心玩家,但面对第一三共等企业新一代ADC技术的冲击,通过外部引进加速下一代ADC管线迭代是罗氏的最佳选择 。
更关键的是 ,在CDH17这一“实体瘤新蓝海”赛道上,罗氏已陷入被动。作为在90%结直肠癌、50%胃癌中高表达的特异性靶点,CDH17被业内视为突破MSS型结直肠癌治疗瓶颈的关键方向。而早在2024年初,竞争对手BMS就以13亿美元总价从乐普生物拿下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的CDH17ADC(CM518D1) ,率先完成赛道卡位 。
在肿瘤药市场“先发即占优”的法则下,若放任对手垄断新兴靶点,将直接削弱罗氏在消化道肿瘤领域的长期话语权。翰森HS-20110正是当前全球范围内 ,除乐普生物产品外,少数临床开发进度领先的CDH17ADC候选药物,或成为罗氏此次快速落子的核心原因。
翰森制药方面此前告诉财联社记者 ,在License-out方面,公司的策略是储备同类首创(FIC)或同类最优(BIC)的自研高潜能产品,通过与MNC合作 ,稳健开拓国际市场,这是翰森制药国际化战略的一部分——既能为早期产品提早兑现市场价值,又能实现国内研发和国际研发相互支持 ,依托国际多中心研究(MRCT)、ICH同盟下的数据互认等全链条的研发能力,实现或促进全球同步研发 。“目前,翰森制药有非常丰富的早中期产品储备,对于包括对外许可在内的合作方式持非常积极和开放的态度。”
还有4笔BD交易接连发生 中国创新药出海热潮持续升温
在翰森制药重磅交易公布前 ,还有四笔聚焦前沿技术和稀缺靶点的BD交易接连达成。
昨日晚间,普瑞金宣布与吉利德旗下KitePharma达成合作,将一款体内原位CAR-T编辑疗法全球权益授权给Kite ,后者需支付1.20亿美元首付款及最高15.20亿美元里程碑款,交易总额高达16.4亿美元 。
维立志博也在昨日晚间发布公告,将其抗BDCA2-TACI双特异性融合蛋白LBL-047在大中华区外的全球权益授权给美国诺华旗下Dianthus Therapeutics ,首付款3800万美元,叠加研发 、注册及商业化相关的里程碑付款,交易总额达10亿美元。
奥赛康在昨日午间发布公告 ,将其眼底病1类创新药ASKG712在15个亚洲国家/地区的权益授权给Visara,首付款700万美元,叠加研发、注册及商业化相关的里程碑付款 ,交易总金额达9600万美元。
海和药物在昨日下午宣布,与日本大鹏药品就PI3Kα抑制剂瑞索利塞(CYH33)达成日本地区独家许可。该药是全球首个提交该适应症上市申请的PI3Kα抑制剂,已获日本孤儿药认定并提交NDA 。此次合作是双方继MET抑制剂谷美替尼之后的第二次合作,帮助大鹏药品填补其在特定日本高发肿瘤领域的空白。
根据公开资料 ,2025年以来,中国相关BD交易约占全球总交易量的38%,较去年进一步提升。首付款占比虽从去年的41%下降至30% ,但交易体量仍保持高位,显示资金与技术的国际匹配正在加速 。另据Insight数据,2025年上半年 ,中国创新药BD交易总额达635.5亿美元,已超2024年全年,其中单笔超10亿美元的交易达16笔。
“近期的多笔创新药BD背后的逻辑是MNC需要补充管线 ,美国药价谈判和专利集中到期后需要新的管线填补,中国管线价格总体较低,对外资的吸引力较强。 ”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Health创始人赵衡告诉财联社记者 ,国外资金的耐心在减弱,MNC们不再愿意在临床上等过长时间,所以需要更多已经进入临床试验的产品,能尽快在海外获批上市并产生收益 。
还有分析人士认为 ,中国创新药企业出海热潮不仅源于国内市场空间的成长红利,更与海外资本、合作模式及国际临床经验积累密切相关。通过与外资药企深度绑定,中国创新药正逐步完成从技术研发到商业化运营的全球布局 ,推动中国创新药产业从“讲故事”向“讲利润”转型,同时也为国际市场提供了更多高价值临床资产。
“BD出去以后并不是结束,还需要继续做临床直到上市 ,所以从监管到临床设计,再到质量都必须接轨,否则可持续性就很难提升 ,这反向提升了国内药企的整体能力 。 ”赵衡表示。
可以股票交易的手机:快速买入股票技巧-辉瑞73亿美元收购Metsera 当创新药BD预期降温 板块估值逻辑变了吗?
中国股票app:股票的资金杠杆-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有色金属板块走强、银行领跌
股票交易到哪开户:股票买入时机选择技巧-周末要闻汇总:央行最新货币政策报告释放重要信息
财经:量化资金买入的股票好不好-又降了!消费贷利率低至2.49%,业内人士:贷后监控资金流向仍是难题
有什么好的股票交流网站:大资金买入股票技巧-关税突发!加拿大总理刚刚宣布:取消!特朗普再度出手!
手机购买股票:中国股票交易软件排名-东方财富财经早餐 7月28日周一
红腾网官网-炒股配资论坛-股票配资平台排行-在线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,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.1696,调升45点。...
实习记者|王颖记者|张一诺金融监管总局管理公开征求意见,再为银行业高管上任划“红线”12...
界面新闻记者|吕文琦3月10...
记者闫桂花去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地方政府增加6万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,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。截至目...
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4月9日发布通知,经研究决定,自2025年4月10日(星期四)收盘结算时起,交易保证金比例和涨跌停板...
4月9日,小微盘标杆——中证2000指数ETF(159536)低开回升,翻红涨超2%,成交额3000万元,环比大幅放量。...
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,中国人民银行(下称“央行”)6月5日发布公告称,央行将在6月6日以固定数量、利率招标、多重...
4月11日,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苏监管局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,颜惠敏因内幕交易“同力日升”而被处罚。公告...
记者闫桂花面对美国特朗普政府史无前例的关税冲击,在4月9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的“热点问题研讨会”上,与会...
记者辛圆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,4月21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为:1年期LP...
6月5日,两市股指早盘窄幅震荡,午后发力拉升,创业板指、科创50指数涨超1%,全A成交额有所放大。 行业板块涨多跌...
2025年4月11日,宏鑫科技(301539.SZ)发布了限售股份上市流通公告。本次股份上市类型为发行前股份限售流通,上...
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日发布《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》白皮书,澄清中美经贸关系事实,阐明中方对相关问题的政策立场...
2025年3月7日,A500ETF(159339.SZ)收跌0.31%,主力资金(单笔成交额100万元以上...
2025年3月24日下午三点A股收盘后,港股科技板块持续走强至四点十分收盘。消息面上,一方面美元相对于人民币连续3个交易...